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指出,世界或將在短短三個月后無處存放石油。
IHS Markit表示,按照當前的供求速度,2020年上半年,原油庫存將增加18億桶。剩余的存儲空間估計僅有16億桶,屆時生產商將被迫減產,因為到6月份,就將沒有空間來存放無人需要的石油。
第二季度石油供應盈余可能達到1240萬桶/日。“產量將不得不下調,甚至完全停止。”IHS石油市場主管Jim Burkhard表示?!艾F在的問題是從哪里減產、減產多少?!?/p>
中金表示,二季度開始,石油市場便可能進入供應無約束狀態(tài),產油國策略從保價格轉向保市場份額,供應之爭,道阻且長,油價尋底,仍未結束。
不過,未來要想看到轉向 “保價格”可能需要兩個必要條件:一是全球需求恢復增長,二是數量可觀的頁巖油高成本供應退出。
但陸地無處存放原油也并非無解。
在過去幾輪石油價格戰(zhàn)中,不少解決方案都是油企向海上油輪求助。
早在2016年,西北歐國家的石油巨頭就預訂了多艘油輪儲存900多萬桶原油,幾十只中等規(guī)模的油輪在港口附近排開,場面十分壯觀。此外,不僅是石油企業(yè),就連不少參與原油期貨的交易員也會進行海上油輪存儲,一旦漲價便賣出石油獲取高額利潤。
不過,未來如何演繹仍難以確定。
平安證券稱,能源和國際政治是密不可分的,石油是各國國際政治活動的目標和工具,石油美元是美國首個剪全球羊毛的工具,美國超強的軍事實力是維護其石油美元地位的最重要因素。
因此,從國際政治視角去理解油價非常重要。目前,美、俄、沙特和中國是當前對原油市場影響力最大的四個國家。油價暴跌表面上看是因為沙特和俄羅斯的會談失敗,但實際上沙、俄兩國也存在利用低油價打壓美國頁巖油的目的,因此,美國的態(tài)度和動作也是油價走勢的重要變量。
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,中國國內的原油需求如何變化也將間接影響此次事件的解決,市場對四國予以持續(xù)關注。